人逢喜事精神爽 设计师Jason Wu新增副线品牌
发布时间:2025-08-04 16:57:04 | 来源:中国网 | 作者: | 责任编辑:吴一凡近年来,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持续深化“党建引领+民族团结进步”品牌建设,积极探索互嵌式社区发展新模式,为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精治融合,夯实治理根基
坚持强化责任意识,推动社区治理模式从粗放向精细、从分散向融合转变。以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契机,不断将学习成效切实转化为精细治理举措,推动干部能力提升、工作重心下沉。创新推行“一图一表一台账”管理模式,明确责任人、时间节点,确保重点工作精准高效落地。整合服务标牌,打造“社区网格服务微圈”,聚合法律援助、民生救助等8大类服务资源,为居民提供多元便捷的“一站式”精准服务,显著提升服务效率与温度,彰显基层治理新理念与新成效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打下坚实治理基础。
载体创活,凝聚共识力量
立足独特区位优势,积极创新宣传载体,在辖区湟水河步道精心打造长28米、涵盖六大主题版块的“河湟文化宣传长廊”,在生动展现黄河文化、地域特色中促进文化传播交融,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“四个与共”的共同体理念。延展志愿服务半径,组织“石榴籽邻里互助会”成员及社区志愿者开展跨区域帮扶,赴黄南州慧灯盲残学校捐赠价值7500元的爱心物资,以慈行善举传递民族团结深情厚意,托起社会大爱,实现志愿服务从本地帮扶向无界共融升级,于无声处深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根基。
多元聚力,升华治理效能
着力转变工作方式,从“单兵作战”转向“多元共治”,合力提升治理效能。聚力做好“未诉先办”,打破“等诉求再办理”的惯性思维,建立主动发现问题、系统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,实现由“被动应诉”到“主动下访”的根本转变。创新实践“1+16+N”工作法,组建“走近百家事”服务队,融合街道司法所、社区穿警服副书记、法援律师、辖区“两委员一代表”、物业(业委会)主任、网格员及离退休党员群众等多方力量,开展服务30场次。
通过“板凳会”“议事厅”等形式,深入小区楼院,常态开展社情民意收集、安全隐患排查、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,提供“现场办、就近办、贴心办”的便捷服务46次,切实打通基层治理从“有诉必应”到“未诉先办”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切实将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植根基层沃土,汇聚多元力量共同维护社区和谐稳定,构筑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、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平台。
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委宣传部供稿